游客
题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   )
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闯题要一分为二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某地推出了环保鞭炮。其特点是:燃放后没有碎屑且不含硫磺,不仅没有刺鼻气味,还减少了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从哲学上看,环保鞭炮的诞生
①显示了辩证否定观在推进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②启示我们只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③证实了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实践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④说明了人们的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上稳中有进。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说明
①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③要做好量的准备促进事物质变
④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边漫画(“钉子,向阻力屈身,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告诉我们

①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②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③要发挥顽强拼搏精神,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价值判断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是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最低的年份,看上去并不太美的数据背后,却是经济转型曙光的初现。这一年,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崛起,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开始发力;增长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消费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最主要驱动;区域结构发生了变化,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用物质第一的观点看待经济发展
②要坚持用系统优化的观点看待结构变化
③要坚持用实践第一的观点对待经济增速
④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当前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看到一位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如今这问题让人纠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国人的美德,但近年来曝光的多起助人为乐反遭讹诈的事件,让这一传统美德陷入了莫名的尴尬。上述事实说明价值判断
①具有导向性,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驱动作用
②具有相对性,对同一事物人们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③具有社会历史性,我们应学会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④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人应根据自身实际做出判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