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
B.平均速度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
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的物体速度大 |
D.瞬时速度描述的是物体某短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
一斜块M静止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m,若给m一向下的初速度v0,则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6)所示,现在m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m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a,则m将保持匀速运动,M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
B.在m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b,则m将做加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
C.在m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c,则m将做减速运动,在m停止前M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
D.无论在m上加上什么方向的力,在m停止前M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 |
如图所示,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θ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2(θ1、θ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可求得( )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
B.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 |
C.水星和金星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之比 |
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
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的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最后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1,传送带克服滑动摩擦力做的功W2,物体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则()
A.W1=mv2 | B.W1=2mv2 | C.W2=mv2 | D.Q=2mv2 |
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度约为地球公转速度的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
A.109 | B.1011 | C.1013 | D.1015 |
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上A点的正上方与A相距H=1.5m处,使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过A后,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CD。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约为6cm。从这些信息估算该相机的曝光时间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A.0.5s B.0.02s C.0.06 s D.0.0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