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在20℃条件下,A、B两种植物光合速度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A、B植物相比,受到影响较大的是 植物。
(2)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 、MB的大小,结果应为MA MB(填“>”、“<”或“=”)。
(3)当光照强度大于16千勒克司时,受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A植物的光合速度不再增大。
(4)为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某同学用18O标记了光合作用的原料H2O,经分析,释放的氧气含有18O。由此他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该实验不够严密,还应增设一个实验组,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
如下图中,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若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D数量将会 。
(2)图乙中的a、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 、c 。图乙中,能量被W摄入量为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c中的能量为e,b的能量为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 。
有人做了以下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
1 |
2 |
3 |
4 |
5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
13 |
9 |
11 |
45 |
60 |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2)提供2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___________。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
(4)除了本实验外,请另外设计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来测定pH对酶活性的影响:______。
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用具:烧杯、注射器8支、带有橡皮塞抽去空气的试管4支、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
实验步骤:①用开水配制10%蔗糖溶液100mL,冷却到室温(26℃)后,加入4g干酵母粉,10min后…依次完成步骤②③④⑤,观察并记录。
实验记录: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见下图)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
pH |
pH=5 |
pH=6 |
pH=7 |
pH=8 |
时间(s) |
8 |
7 |
6 |
7.5 |
(1)完成实验步骤: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试管内?______________。
下表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6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液体。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表所示,请回答:
(1)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出现余烬的火柴复燃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号试管。
(2)1号和2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4号和_______________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结论。
(4)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应再增设5、6号试管,请补充:
①5号试管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
②6号试管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
③5、6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你设置的5、6号试管与________号试管可作为完成上述(4)命题的一组对比实验,这一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淀粉酶的特性,设计了以下6组实验。6组实验振荡混合后,都作了如下处理:恒温(37℃)处理15min;各加入2mL斐林试剂,并振荡使之混合;再将6组试管水浴加热1min。
注:出现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证明有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存在。
请回答:
(1)几号试管会有砖红色沉淀出现?____________。
(2)1号和3号试管能否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能证明什么?______________。
(3)若要证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pH的影响,则最好选择哪两号试管作对照?。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吗?为什么?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