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DNA合成的方式是____。若将第一代(I)细菌的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是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2)若第二代(II)细菌继续在14N培养基中繁殖到第三代,则14N14N-DNA与含15N的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
(3)将第一代(Ⅰ)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细菌的DNA用同样的方法分离。请参照上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下图中标出。
下面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食物蛋白质必须先被分解为A物质才能被吸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A物质的方式是。
(2)图中完成①过程的细胞器是。
(3)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C; E
(4)体内氨基酸还可通过作用形成;
(5)在细胞内,氨基酸通过作用分解,其中含氮部分可以转变成E排出体外,其转化反应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
(4分)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节。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过程图解。请回答:
(1)图中A、B、C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A是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C进人血液后,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鸟类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 (下丘脑、垂体、性腺) 。
(10分)在科研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的子课题来分别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
②将甲、乙、丙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枝条的生根情况,结果根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他们设计的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的结果是____枝条生根最多,____枝条不生根,____枝条生有少量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由你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你所选的子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不能和本课题相同)
(6分)下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__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______和丁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3)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
(4)就此材料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___________调节。
(6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答出2个)。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