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山西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五大战略”。一是大作品表现:大力实施精品剧目走出去工程,《解放》、《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等陆续上演;二是大集团运作:积极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着力打造文化产业的旗舰企业,成功组建了山西出版集团;三是大景点支撑:整合相关资源,突出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规模大、档次高、带动性强的大景点,提升山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四是大会展集聚:连续举办了能源博览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特色会展;五是大服务承载。
按照山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预计,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3%以上,到2015年将达到5%。山西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崭露头角。山西文化产业的强势发展,给“煤炭山西”添加上了“文化山西”的基因。山西文化——一个比山西煤炭更富有、更有价值的“金矿”正在被开掘。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这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步伐明显加快,并成为全球网络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推进;以开放促改革拓展发展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逐步走向深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取得上述成就体现的意义。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备受政府重视。按照2015年上半年数据,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75倍,但中国1985年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1.86倍,现差距远远高于历史上的最小差距。同时,国际上横向比也没有这么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国20个省市陆续公布的2014年地区平均工资,北京是目前唯一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的地区,是最低的河南省的2.4倍。2014年中国最高收入行业和最低收入行业之间差距为3.86倍。
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并运用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材料一:某乡镇农民长期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均收益不到3000元,由于人多地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党的十八大后,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组建股份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合同,将农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粮食生产和景观苗木种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收益近万元。不少村民成为股份合作社的员工,有的村民用土地流转获得的资金在当地开设小饭馆、小旅店、土特产商店,有的村民还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企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行土地流转的意义。
材料二:在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国城镇化的意见和要求。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为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一手材料,对党和国家形成科学的方针政策提供信息来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因为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公共资源、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农村的政治参与低效甚至某些岗位虚置。假设你是政治思想宣传员,请就如何引导农民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拟定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是法治经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有利于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材料一:“高铁创造”引领“中国品牌”。为了更好的通过高铁出海之路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让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从而营造合作共赢的氛围。我国高铁企业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正在进行洽谈,在中国高铁出海遭遇不测时,积极应诉,减少损失。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高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成功经验。
材料二:完善法治经济,必须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通过创设公平公正的环境,推动只有公平竞争,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需要让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需要政府贯彻“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让政府贯彻“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峰论坛于2015年10月在北京举行。近年,国务院连续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模式新颖、高效服务、专业辅导、资源集聚、运营顺畅的众创空间,形成了“孵化+创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多种发展模式,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总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经济良性良好发展。
材料二:推动大众创新,要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政策。全国人大成立60年来,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陆续制定和修订了商标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2014年4月至5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专利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11月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听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专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11月至12月,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相继批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材料三:随着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为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形势,教育部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新增内容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