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年一些地方电视台举办的相亲、情感故事类节目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经济效益,竟然编假造假,出语低俗,宣扬传递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荣等不健康价值观,引起人们的普遍质疑。
2010年7月间,我国一家著名乳业公司暗中雇员在媒体刊发《深海鱼油大多有问题》等文章,使得圣元乳业身陷“性早熟”风波,其产品销售一落千丈,伊利的“QQ星儿童奶”也遭同样命运。这起涉嫌利用网络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的案件终于2010年10月告破。
材料二:正当一些人借口市场经济不相信“无私奉献”时,鞍钢集团公路管理员郭明义却用自己朴实而感人的事迹告诉我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不需要任何理由”。担任公路管理员15年来,他坚持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巡查、维护公路里程累计达6万多公里,公路达标率在98%以上,为企业创效3000多万元;他20年来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近10倍;他先后为“希望工程”、困难职工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贫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被身边人誉为新时期的“雷锋传人”。郭明义以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企业应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结合材料二,说明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当前政府解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2009年各地失业率比2008年有所上升:七成多省份失业率预计超4%,全国26个地区2009年新增就业人数减少近500万,北京失业率连续两年最低。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国家高度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
(2)请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继全国多个城市提高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后,受污水处理成本和居民用水的增加,济南市水价调整听证会2010年12月18日举行,20名代表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进行听证。12月26日,济南市物价局召开发布会,正式将济南市现行的水价由现在的29.5元/立方米上调到3.15元/立方米。
(1)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此次水价上涨的原因。
(2)面对成本价格的上涨,供水企业健康发展不能一味依靠涨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供水企业的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010年1月12日至27日,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广州利用城市标识作为2010年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五只羊分别有五
种不同的色彩,分别象征着珠江、岭南文化、木棉花、白云山和“穗城”,体现了东道国、主办城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代表了广州,体现了友谊、合作、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广州亚运会理念相呼应,表达了中国人民、广州人民对亚运会的期盼。
(1)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创新?(5分)
(2)你认为,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材料一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平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0周年纪念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知识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11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材料二:2011年9月16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宣布,将进一步增加两国在军事、贸易投资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在两国外长越南河内的会晤中,越方声称,“全力支持”印度公司在南海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计划。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并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
(1)、联系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2)、联系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方表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