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以下历史现象中,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西欧的新航路开辟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C.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 D.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特殊国情 | B.共产国际指示 | C.苏俄革命经验 | D.马列主义 |
(《忆秦娥·娄山关》1935.2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B.进军井冈山,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是因为在这里
A.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 |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D.扭转了党的“左”倾错误 |
小明外出旅游,导游介绍某地:是大革命后中共最早反击的地方,也是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该地是
A.遵义 | B.上海 | C.南昌 | D.南京 |
与“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
A.民主革命纲领 | B.武装反抗的方针 | C.国共第一次合作 | D.最高革命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