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1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在室温25℃下放置2天,下表显示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结果证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
B.切去胚根、胚芽尖端的目的是排除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结果的影响 |
C.10-12~10-8mol/L的生长素溶液促进胚芽生长,大于10-8mol/L 的生长素溶液抑制胚芽生长 |
D.10条一组的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使实验获得较精确的结果 |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中 |
B.少量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
C.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沉淀在下部 |
D.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一同进入细菌中 |
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GAT | B.GAU | C.CUA | D.CTA |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
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过程均能发生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过程实现的 |
C.b和a过程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都会移向细胞两极 |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育成的“小麦二体异附加系”,能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 产等基因转移到小麦中。 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 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示意图。根据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为同一个物种,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 |
B.①过程可用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C.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8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 |
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