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廉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请问这位古人是
A.董仲舒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1943年6月7日,上海某报刊登《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 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武汉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 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
C.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的改善 |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
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 |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
下图是中国近代不同年份的对外贸易状况表。它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
A.是外向型发展模式 | B.半殖民地经济特征明显 |
C.能够充分利用外资 | D.发展水平较高 |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洋务运动之后 |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东洋分沪有银行,亿万金钱进出忙。钞票流通皆信用,与英与法并争强。”此竹枝词反映出
A.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
B.传统重农抑商已然破产 |
C.实业救国蔚然成风 |
D.资本输出竞争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