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廉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请问这位古人是
| A.董仲舒 | B.朱熹 |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a、b、c、d四个带电液滴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分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竖直向上、竖直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可知()
| A.a、b为同种电荷,c、d为异种电荷 |
| B.a、b的电势能、机械能均不变 |
| C.c的电势能减少,机械能增加 |
| D.d的电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
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
A.![]() |
B. ﹣E |
C. ﹣E |
D. +E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是定值电阻,R4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当开关S闭合且没有光照射时,电容器C不带电.当用强光照射R4且电路稳定时,则与无光照射时比较()
| A.电容器C的下极板带正电 |
| B.R3两端电压降低 |
| C.通过R4的电流变小,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 |
| D.通过R4的电流变大,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变小 |
如图1所示,在两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 力),当两板间的电压分别如图2甲、乙、丙、丁所示,电子在板间运动(假设不与板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是甲图时,在0〜T时间内,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减少 |
B.电压是乙图时,在0〜 时间内,电子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
| C.电压是丙图时,电子在板间做往复运动 |
| D.电压是丁图时,电子在板间做往复运动 |
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15V,φB=3V,φC=﹣3V,由此可得D点电势为()
A.6V B.9V C.12V D.1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