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改革 | B.气候 | C.市场 | D.交通 |
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W。假定东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上午5时20分 | B.7日下午6时20分 |
| C.6日上午5时20分 | D.5日下午6时20分 |
图中7日的地区占全球面积的
| A.0 | B.11/36 | C.25/36 | D.1/2 |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 | B.上海 | C.雅加达 | D.莫斯科 |
图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四地随太阳直射点变化的日出时间,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X度和南纬X度这两天,③地昼长相差
| A.16小时 | B.12小时 | C.9小时 | D.6小时 |
据图7判断②地关于赤道的对称点的坐标所在纬度为
| A.15°N | B.15°S | C.75°S | D.75°N |
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在P东南方向 | B.M在P西北方向 |
| C.M在P东北方向 | D.M在P西南方向 |
关于M、P两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日的日落时刻相同 | B.同在西半球、北半球 |
| C.两地区时相同 | D.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 |
下图为某时期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可能位于
| A.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 B.北回归线上 |
| 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 D.南回归线上 |
图中A日时
| A.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 |
|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 C.太阳辐射正值全年最强 |
| D.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
图为一年内某两日夜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甲乙两图所示日期大约相隔
| A.12个月 | B.9个月 | C.6个月 | D.3个月 |
当①③两地同时日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 B.①③两地均地方时0时日出 |
| C.①③两地季节相同 | D.①③地方时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