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1~2题。
材料一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北方和发展中国家—南方。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材料三 南北方比较表

 
占世界贸易(%)
年份
1960
1987
北方
70.3
74.5
南方
29.7
25.5
 
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年份
1960
1980
1992
北方
80
74.6
74
南方
20
25.4
2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年份
1980
1995
北方
14944
19665
南方
780
968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具备的优势是
①制造业发达 ②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丰富 ④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由材料三可得出:
①南、北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扩大
②北方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大,因此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大
③南北差距不可能进一步扩大
④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不均衡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一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读表完成1~2题。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吨)
4
2
0.75
铁矿石(吨)
2
1.8
1.3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

在布局上选择图中哪一点最适宜()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28~30题。

造成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引水灌溉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这一变化对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种植业比重下降 B.旅游业逐渐衰落
C.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D.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A.疏浚湖泊 B.禁止滥捕 C.退田还湖 D.治理污染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景观演变示意图”,完成26~27题。

该地区景观演变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今后该区域发展的方向是

A.整修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 B.开挖渔塘,发展水产业
C.开发石材,发展建材业 D.保护和培育植被,发展林果业

江苏省可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24~25题。

图中①、②、③区域

A.划分指标单一 B.界线十分明确
C.相互联系较少 D.内部差异较大

在江苏

A.①区域以第一产业为主
B.②区域城市规模小、密度大
C.③区域以劳力、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
D.③区域资金、技术流向①②区域

读“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21~23题。

该区域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和谐协调发展

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草原退化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我国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全 B.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增速减慢
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 D.人地关系日趋和谐,生态环境优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