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高一同学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管它4096色还是6万5色,它有个性够反叛、跟我有feel,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3.15日是第1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消费”。所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材料二:如今,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工作,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结合材料回答:
(1)在甲、乙、丙同学的消费观念中,结合个人的实际,你更推崇哪种消费理念?并阐明理由。
(2)对于“月光一族”的做法,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说明作为青年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来到这里,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每天又有数十万人离开这里,带走人类智慧文明的火花。上海世博会,将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带到了我们身边,许多过去只在地图上存在的地方原汁原味地还原到我们眼前,许多过去只在新闻报道中耳闻的案例生动地在展馆中再现。在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世界东西方各具特色的文明争相绽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明的绚烂多彩。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上海世博会所展现的各国不同特色的文化?

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于2009年8月18日至8月2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据了解,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以“吉祥草原,祝福亚洲”为主题,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出全新的、整体的亚洲文化形象,为亚洲各国的不同艺术形式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并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有人认为,文化唯有交流才能创新,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网络祭祖等新方式,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社会带来了一股文明新风。(16)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1 6分)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
材料二: 2009年9月10日 ,在大连市举行的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警告说,保护主义只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最终受害的是各国企业和人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逍除,全球反对保护主义的决心不能动摇,要警惕和纠正形形色色的隐形保护主义行为。中国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反对保护主义的诺言,中国也期待各国的共同行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条件下,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材料二:扩大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为民生欠账多,城乡区域间的发展、社会收入差距加大,政府要动用中财力去“偿还”欠债,“填平”差距。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的认识。
(2)结合材料,请你为政府解决“民生欠帐”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