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鉴别NO2和溴蒸气,可以使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②将盐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③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④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
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已知: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 mol·L-1,如图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相等 |
B.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C.X溶液溶质为AlCl3,Y溶液溶质为NaAlO2 |
D.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不含Fe2+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离子,不含Fe3+ |
C.溶液中的Fe2+离子被氯气还原为Fe3+ |
D.溶液中同时含Fe2+或Fe3+离子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能与水反应,所以Na2O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 |
B.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但AgI可用于人工降雨 |
C.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 |
D.钠很活泼,故钠应保存在石蜡或煤油中 |
NO2被水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NO2+ H2O ="==" 2HNO3+ NO,其中被氧化的N和被还原的N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3︰1 | B.1︰3 | C.1︰2 | D.2︰1 |
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红色消失 |
B.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
C.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
D.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