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
|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
|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
|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
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
| A.18O31P119Sn | B.27Al19F12C |
| C.元素周期表中Ⅴ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 |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 |
下列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 A.干冰 | B.二氧化硅 | C.金刚石 | D.氯化钠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为22.4L |
|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
| C.1molH2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 |
| D.体积为6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 |
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
|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
|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
|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
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
|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
|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
|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