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我们不知道在人类的有生之年能不能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点,人类探索的步伐不会停止。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类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二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08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神七”载人航天飞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先后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等重大跨越。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A.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C.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D.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
作为“神七”航天员,训练的艰苦性更甚以往。翟志刚说:“为了提高对失重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曾头下脚上连续‘睡’5天。”航天人的拼搏精神,带给人们深刻的人生启迪。下列诗句中蕴涵这一人生启迪的是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08年10月6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后来的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在处理与宗教界朋友关系的问题上,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这一主张的依据在于()
A.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B.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C.我国政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D.在我国,宗教与政治、司法相互融合 |
下列有关村民自治的正确认识是()
①村民直接投票选举镇政府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通过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
③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不受国家干涉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的实践,必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出台,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解决了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一些地方政府阻碍跨地区的打假行动,不允许执法部门进行检查,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上述做法()
①没有正确履行政府的职能②忽视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③违背了依法行政的要求④违背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要求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一般地说,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形式,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但它受到这个国家的历史特点、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段话说明
A.相同国体的国家,其政体应相同 | B.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又有相对独立性 |
C.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 D.政体相同的国家,国体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