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 “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表明( )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外来词大量涌现,其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形成方式之多样化,都是空前的。这表明中华文化 ( )
①具有包容性 ②能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③是在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 ④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发展的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工信部门会配合有关部门推动网络文化工程建设,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要提升网络文化的品位就必须 ( )
| A.重点生产经典的、传统的、高雅的、严肃的文化产品 |
| B.发展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 |
| C.发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
| D.让人民群众都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 |
为庆祝新中国成 60周年,并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相呼应,新浪网特别发起“新二十四城记---探寻中国城市精神”大型系列报道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发现,南京、洛阳等城市都把包容性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精神之一。这里的“包容性”是指( )
| A.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 |
| B.任何文化都包含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一切成果 |
| C.建设城市文化要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
| D.建设现代化城市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有益成果 |
在近年来的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中,出现了不好的倾向。其中之一是以偶然性、模糊性、荒诞性去解构历史,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描绘成一笔糊涂账。这种倾向属于
①守旧主义 ②封闭主义 ③民族虚无主义 ④历史虚无主义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给山西这块土地留下了大量瑰宝和丰厚的三晋文化积淀,山西被誉为中华文明的 “主题公园”和“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这说明 ( )
| A.中华文化主要集中在山西 | B.中华文化没有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
|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D.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