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 )

A.培养“四有”公民 B.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在中国举办的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之一,“2014中法文之春”文化节于4月11日至7月10日在中国的40余座城市举行,文化节邀请近1000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这彰显了()

A.我国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外来文化 B.我国积极学习外国一切文化成果
C.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D.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约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
①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②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③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④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下边汉字“马”的不同字体中,我们能感悟到()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落后文化必须加以剔除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