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1月13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开始实施,北大公示了39所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和校长名单。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学生对这一新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结合教材的学习开展了一次综合探究活动。(15分)
探究小组一:同学们了解到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方案的具体内容是取得“实名推荐制”资格的中学,其校长可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学生通过北大相关部门审核后,不需参加笔试即可直接进入北大面试阶段。
(1)如果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从认识论的角度回答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方案是如何产生的。(4分)
探究小组二:同学们对这一高校招生创新之举的社会反响进行了搜集,获得了正反两方面的材料:正方认为这是高考招生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不拘一格降人才制度的形成;反方认为在当前社会诚信系统没有完善的情况下,这一创举极有可能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
(2)如果你是该小组成员,请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判断上述两方的观点? (5分)
探究小组三:同学们对北大采取阳光公示的方法进行了探究。阳光公示的内容包括:中学须在本校范围内对推荐学生信息及推荐理由进行公示;中学及校长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立即取消推荐资质;获推荐的学生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立即取消资格;面试确定最终名单将上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3)如果你是该小组成员,请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方案将会不断得以完善的依据。(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5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参加2011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的外方委员和代表时说:"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节能、降耗、可持续,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减少污染,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低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正影响和改变着世界。
某校同学开展了以"绿色发展,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 随着人口剧增和某些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 式的不良影响,因而以减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为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低碳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情境二:同学们通过搜集材料了解到,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迎接低碳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情境三:"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 、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在慢慢形成。
(3)"低碳一族"坚持了什么消费原则?我们应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自2010年7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连续四个月超过3%这一年初确定的全年通货膨胀目标。10月,CPI同比更是上涨4.4%,涨幅创25个月以来新高。面对这一形势,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1月20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16条措施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输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国务院采取的上述调控措施蕴涵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请简要说明)(10分)

扎实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是2010年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抓好首批试点工作,加强指导,完善政策,做好宣传,解决各种不同的实际问题,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及时领到基础养老金,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做好新农保与其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或政策之间的衔接。要加强经办能力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让参保农民方便、放心。要本着一切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决杜绝产生新的腐败。
应用矛盾的有关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8分)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请你应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对以上说法进行具体分析。

材料一 2012年“国考”共计招录约18000人,堪称“史上最大规模”。其中,地市县区这类基层职位将招录13000人,占总计划的73%,其中三分之二的职位面向应届毕业生。从这一数字,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向下”的政策引导。“向下”政策的引导,体现了国考更加重基层,重实践的招录趋势。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经济、调结构”仍将是未来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从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十七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直至十七届五中全会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作出了具体部署。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国考”重实践招录的合理性。
(2)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所蕴涵的哲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