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这个角度来看,承担发射次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属于( )
A.实践的主体 | B.实践的客体 | C.实践的对象 | D.实践的中介 |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强调,做好2009年的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科学理论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现成方案 |
C.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近年来,达赖喇嘛到处说,他不主张“西藏独立”,只要求“高度自治”“真正自治”“名副其实的自治”等,名目繁多,但内容都一样。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达赖喇嘛所说的“高度自治”“真正自治”“名副其实的自治”等,仍然是“西藏独立”的翻版。上述事实说明
A、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不变的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D、真象和假象是没有区别的
9、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做工作必须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
一支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腹地,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口渴如炙,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后说:“只有穿越沙漠之后才能喝这壶水。”一壶宝贵的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当探险队顽强地走出沙漠,挣脱死神之手时,想喝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看到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这个故事说明
A.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B.精神的力量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 |
C.主观因素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
辽宁省抚顺市大部分是山区,夏热多雨,冬寒漫长,山上的野生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市里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三大特色农业产品,5万多农户因此而富裕起来。上述做法符合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B.做工作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
C.客观条件妨碍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正视客观条件 |
经过8年的艰苦建设,位于青海省的黄河干流上的拉西瓦水电站首期2台机组于2009年5月18日顺利并网发电,这标志着这座黄河流域最大的水电工程开始正式投入运营。据此回答4-5题。
4、拉西瓦水电站顺利并网发电体现的哲理是
A、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是相互制约的 B、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复杂多样的
C、人们能够创造条件,发挥规律对人们有利的作用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5、广大建设者胸怀无私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克服种种困难,才取得了拉西瓦水电站建设的成功。这说明
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精神状态决定着人们做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C、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精神状态对于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着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