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是殖民地社会,经济上是封建社会 |
B.政治上经济上受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因素已得到一定发展的社会 |
C.政治上由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上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 |
D.部分地区是帝国主义控制的社会,部分地区还是封建统治控制的社会 |
我国近代前期的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大生纱厂()
A.都出现在南方的通商口岸 | B.都是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 |
C.都属于外资在华近代企业 | D.都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 |
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是()
A.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 B.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 |
C.家庭手工业在外商的冲击下破产 | D.手工棉纺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 |
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 )
①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②确保赋役的佂派③确保地租的征收 ④巩固封建统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 )
A.苏商和晋商 | B.徽商和晋商 | C.浙商和晋商 | D.徽商和浙商 |
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 )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 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
C.“重租税以困辱之” | 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