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B.哲学发展与大自然无关 |
C.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
《求是》发表文章强调:“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既要提倡竞争意识,遵循效率原则,又要发扬协作精神。”要充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原因在于
①只要个人利益得到实现,集体利益就有保障 ②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 ③离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是完全一致的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
拉法格说:“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的脑筋却不容易。当人们开始思考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归大家。”这段话
A.揭示了私有观念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
B.表明了自私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
C.肯定了自私只能是客观存在的私有制的产物,绝不是一切人的本质的属性 |
D.承认了私有观念并非是天生的 |
改革开放30周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搞得越好,经济社会发展就越快,社会主义制度就越巩固。这说明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
B.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
C.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
D.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形式也更加复杂 |
位居2008年全国百强县(市)排名榜首的江苏省昆山市的实践证明:应坚持科学规划,指标导引,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08年我国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局面,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因此认为“中央对经济全球化作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