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改革的新起点。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人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从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 |
B.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C.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A.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
B.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 |
C.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
D.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
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2012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保护文化遗产
①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A.要坚守文化的民族性 |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C.要坚持文化的平等性 | D.要消除文化的差异性 |
“公益广告是一盏灯”主要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 B.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C.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 | D.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是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体现。这意味着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