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这个角度来看,承担发射次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属于(  )

A.实践的主体 B.实践的客体 C.实践的对象 D.实践的中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体现的道理是

A.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B.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C.植根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继承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任务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这说明莫言的作品

A.源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B.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了创造者的灵感
C.批判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要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求同存异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D.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相比,有两点不同。第一,就时间绵延上讲,中国是由一个人自始至终老在作长距离的跑;而欧洲是由多人接力跑(希腊人传递给罗马,再由罗马人传给北方蛮族)。第二,就空间来说,欧洲文化,起自希腊、雅典,由这个文化中心,向四周发散;中国文化乃是整个的,它一发生就满布中华大地,充实四围。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发展
③中西文化都是薪火相传,源远流长④需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当前,各国政府都加强了互派留学生活动。这种教育活动
①强化了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