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8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 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 ![]() 计算出瞬时速度v。 |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 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 过 h= ![]() |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
(1)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本实验计算出重力势能的减小为,对应动能的增加为
,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阻力,应该是
(填等于、略大于、略小于)
截至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在航天领域已“过六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过了这六关,就可以真正称为航天大国了.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它的运转周期是114 min,轨道半径平均为7 782 km,由此计算得地球质量为________.
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作用,恒星有“聚焦”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如图所示,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各以一定的速率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匀速转动,这样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则这两颗恒星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________,线速度大小之比v1∶v2=_______.
打开地球卫星上的发动机使其速率增大,待它运动到距离地面的高度比原来大的位置,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另一个轨道的卫星.则此时的卫星与原来相比,周期________,速率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
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 m,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是LC振荡电路电容器上电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0~5×内振荡电路中电流最大、而且方向相同的时刻是________,该电路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