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一起沸沸扬扬的“奶品质量安全事件”竟是蒙牛针对伊利策划的“商业诽谤案”,将两大乳业巨头的恩怨与厮杀聚焦于公众视线中。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消费者而言,里面的恩怨是非也许无法真正弄清,但有一点很清楚:本应自由、文明的市场已沦为充斥着野蛮拼杀和恶性竞争的竞技场。事实上,不仅这一行业,在IT、家电、啤酒等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互相指责、对骂、甚至互泼脏水的情况也不少见;加上“网络公关”的舆论操控和推波助澜,一盆清水被搅得越来越浑。荒诞的是,这些企业使用的网络手段植根于信息化时代,商业谋略带着战国时代的气息,而道德水准却早已退回野蛮的原始时代。
(1)请结合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6分)
(2)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类似的事件?(12分)
(3)食品质量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故政府作为监管者应积极作为,请结合所学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政府应该积极作为的原因。(10分)
材料一:截止2010年10月26日24:00,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正式结束。本次报考人数达到1415138人,平均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达到了87.3:1。从报名情况看,今年国考报考职位冷热不均,冰火两重天现象依然存在。海关系统仍然是顶级火热的职位,达到了“沸点”位置,报考人数最多的前十大职位,有九成为海关系统职位,且占据了前九名的位置。但无人报考职位主要集中在气象局、地震局等部门个别职位出现无人报考,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工作经验、资历要求高,专业性强的职位。二、基层工作经历限制较大。三、职位属于一线,工作较为艰苦。
材料二: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实践中导致有一些条款难以操作,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2)如果企业没有按《劳动合同法》及其条例办事,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下材料摘自某中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月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大多数中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味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衣服,有些同学节衣缩食,有些同学不惜向别人借钱,有些同学不考虑家庭的承受力一定要满足自己的欲望。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对中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学生的消费心理。
(3)中学生应该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一:2009年全国与江苏经济增长率、居民消费率比较
经济增长率 |
居民消费率 |
||
全国 |
江苏 |
全国 |
江苏 |
8.7% |
12.4% |
35.3% |
34% |
注: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一般在7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50%左右。
材料二:2009年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结合江苏本地实际,坚定不移地扩内需、稳外需、保增长,把经济增长的主要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同时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1)材料一反映江苏省在消费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江苏省政府为什么重视扩大内需问题的解决?
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3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他还指出载人航天精神,同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培育和铸就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强大动力。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1)请从文化竞争力角度分析我国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
(2)为什么说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与历史上的其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14分)仔细观察分析下边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4分)
(2)对于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