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3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

A.发现了中子 B.测出了中子的质量
C.发现了电子 D.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MN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屏,放在水平面上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ab与屏平行.由光源S发出的一束白光从半圆面沿半径射入玻璃砖,通过圆心O再射到屏上.在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玻璃砖,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当玻璃砖转动角度大于某一值时,屏上彩色光带中的某种颜色的色光首先消失.有关彩色的排列顺序和最先消失的色光是(  )

A.左紫右红,紫光 B.左红右紫,紫光
C.左紫右红,红光 D.左红右紫,红光

下列事例哪些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A.光导纤维通讯
B.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
C.某些光学仪器中用等腰直角玻璃三棱镜改变光路90°
D.对着日光灯从夹紧的两铅笔的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d=0.6μm。若分别用频率为
f1=5.0×1014 Hz和频率为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条纹的情况是

A.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暗条纹
B.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明条纹
C.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暗条纹
D.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明条纹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 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 s,则

A.波的周期为2.4 s
B.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经过0.4 s,P点经过的路程为0.4 m
D.在t=0.5 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两个弹簧振子,甲的固有频率为f ,乙的固有频率为4f,当它们均在频率为3f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

A.甲的振幅大,振动频率为f B.乙的振幅大,振动频率为3f
C.甲的振幅大,振动频率为3f D.乙的振幅大,振动频率为4f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