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定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 |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
|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
下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
|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
|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
|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
|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
|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