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定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 |
“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②汉字可能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 )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
据文献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史学界认为,使这些记载成为信史的关键还在于( )
A.夏朝距今的年代已太远 | B.禅让制如何变为家天下 |
C.发现夏朝的遗址和遗物 | D.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其事 |
[英]大卫·休谟:“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下列作品风格体现这一社会思潮的有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发展模式(体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目前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是
①苏俄(联)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