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下图描绘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自行制造火炮的情景。从图中可得到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该火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 |
| 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 |
| 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 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 |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
|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反映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分散性 | D.脆弱性 |
“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建立()
| A.符合中国的国情 |
| 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
| C.是区别西方政治制度的需要 |
| D.是建立新的民主制度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