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理岩的成因与岩石E相同 | B.岩石B可能含有化石 | 
| C.⑤作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 D.③只有搬运作用 |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 A.1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 
| 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 
|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 
| D.10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 A.1月份冰层厚度大 | 
| B.3月份累计昼长短 | 
| C.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 
| D.9月份平均气温高 | 
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 C.②③①④ | D.④②③① |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地面发现三处煤层出露,如要在这里进行钻探,探钻应设在()
| A.A地 | B.B地 | 
| C.C地 | D.D地 | 
关于地面Ⅰ、Ⅱ区的岩层褶曲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构造适合打隧道 | 
| B.A地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透水事故 | 
| C.B地不可能挖到化石 | 
| D.B地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透水事故 | 
下图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该锋面为()
| A.北半球冷锋 | B.北半球暖锋 | 
| C.南半球冷锋 | D.南半球暖锋 | 
一探险队在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形区最有可能为()
| A.横断山脉 | B.秦岭山脉 | 
| C.天山山脉 | D.青藏高原 | 
在海拔2 100~3 000米左右的高度,南坡为荒漠、草原,北坡为云杉林,主要因为北坡()
|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 
| B.受西风带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 | 
| C.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 | 
| D.受副极地低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