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 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
| C.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 | D.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 |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
中国古代书籍命名的方式和思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之一。有的使用典故,讲究出处来源,……,有的渗透中国传统思想,有的直接使用作者姓名为书名。下列均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是
| A.《周易》《韩非子》 | B.《韩非子》《孟浩然集》 |
| C.《孙子兵法》《贞观政要》 | D.《康熙字典》《贞观政要》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
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 A.分封制、宗法制 |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
| C.郡县制、行省制 |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数据的原因有
| 项目 |
数学 |
天文、 历法、 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 数量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
|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