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过去普遍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或者体格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了“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每一次认识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
②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这表明
| A.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 B.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
| C.只有在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才会有所成就 |
| D.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
|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
|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
|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
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这就是中国书写的奥秘。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
① 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
④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当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奔向希腊的雅典娜,当丹麦小美人鱼倾听非洲的木鼓,当中国紫禁城的青花瓷与德国德累斯顿的玛瑙杯在城市足迹馆彼此打量……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这表明
①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 不同国家文化有其共性
③ 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④ 文化渗透推动文化繁荣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 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
|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