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其中,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是因为 (          )

A.社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便不能存在
B.社会要持续不断进行生产需要适当的积累,因此社会产品需要合理分配
C.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
D.个人、家庭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行为,与企业、市场之间构成了一种经济联系和网络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该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材料主要说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的影响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013年12月5日,韩国泡菜文化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韩国人来讲,真正的韩国泡菜被称为“妈妈的味道”,岁月愈久,味道愈浓。泡菜不仅仅是一道道小菜,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文化的体现,是代代相传的技艺。这说明(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个人所得税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月提高到3500/月。按照经济学的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拓宽居民投资渠道,逐步完善储蓄、债券、保险、股票、商品期货和房屋出租等多种市场,让居民拥有更多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机会。上述财产性收入属于
①按劳分配收入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③初次分配收入④劳动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