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温下将盛满Cl2的一支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一段时间至不再反应为止,试管中最后残留的气体约占整个试管体积的
| A.1/4 | B.1/3 | C.1/2 | D.2/3 |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A2-> C-> B2+
B.它们的原子序数A > B > C
C.它们的原子半径C > B > A D.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C > A > B
铜和镁的合金2.14g完全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NO2、NO、N2O 三种气体且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0.224L,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 A.3.12 g | B.4.18 g | C.4.68 g | D.5.08 g |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和OH-)Na+、NH4+、SO42-、CO32-、NO3-。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042-、CO32-、NO3- |
|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 D.该溶液中一定含Na+,且c(Na+)≥0.1 mol/L |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 B |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 |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
锡比锌活泼 |
| D |
2CO =" 2C" + 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该反应△H > 0,△S < 0 |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氯气通入水中:C12 + H2O H+ + C1-+ HClO |
| B.向3%的双氧水中通入少量SO2:H2O2 + SO2 ="==" 2H+ + SO42- |
C.碳酸钠水解:CO32- + 2H2O H2CO3 + 2OH- |
|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Ca2+ + OH-+ HCO3-="=" CaCO3↓+ 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