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是一种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和中国本土的乌托邦思想都是相一致的。”能体现上述特点的历史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国民党一大宣言》

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手工业生产曾经世界领先
B.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困难
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英国制成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

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专制皇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D.靠军功选拔人才

对公元前594年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四世纪初期 B.公元前五世纪末期
C.公元前六世纪初期 D.公元前六世纪末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