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H2O2酶特性,各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如下表。观察各试管中气泡的相对量,并用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测试,结果也汇入下表。请根据实验分析:
试管 |
内容物 |
实验结果 |
|
气泡 |
火焰 |
||
1号 |
5mL 3%H2O2溶液+0.5 mL蒸馏水 |
- |
- |
2号 |
5mL 3%H2O2溶液+0.5 mL新鲜猪肝匀浆 |
+++ |
+++ |
3号 |
5mL 3%H2O2溶液+0.5 mL3.5%FeCl3 |
+ |
- |
4号 |
5mL 3%H2O2溶液+0.5 mL高温处理的猪肝匀浆 |
- |
- |
5号 |
5mL 3%H2O2溶液+0.5 mL3.5%高温处理的FeCl3 |
|
- |
6号 |
5mL 3%H2O2溶液+0.5mL稀释唾液 |
- |
- |
(1)能催化H2O2分解的物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比较______号与______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3)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具有____________性。
(4)比较2号与6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具有____________性。
(5)气泡的相对量和火焰的相对亮度是用以检测H2O2分解产物_______________的多少。5号试管中气泡产生的情况是____________(用“+”或“-”表示)。
养蚕在我国有3千多年的历史,经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组成为2n=56,其性别由ZW型性染色体决定,即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含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用ZZ表示,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含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用ZW表示。西南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2003年11月15日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框架图,2006年1月2日,又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2008年12月,完成世界首张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的使家蚕吐出了天然的金黄、鹅黄、绿、粉红、白、赭色蚕丝,而且永不褪色,重现了中华丝绸之路的光芒。请回答有关问题:
(1)欲测定家蚕基因组的DNA序列,应该测条染色体上的DNA。
(2)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丝蛋白基因导入其他动物体内时,提取这种目的基因的途径是;
(3)因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所以及早鉴别出蚕的雌雄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在家蚕中皮肤正常(A)对皮肤油性(a)为显性,且A和a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皮肤正常和皮肤油性两个品种的雌、雄尚未交配的纯种蚕蛾若干,则选择基因型是为父本,基因型是为母本进行杂交,可在幼龄阶段就能区分雌雄个体。如果用X射线处理蚕蛹,将家蚕第10号染色体上含有黑卵基因的一段染色体转移,连接到___________染色体上,从而可以借助光电自动选卵机将黑卵选出并杀死,达到去雌留雄的目的。蚕卵的这种变异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的变异。
(4)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B和b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黑卵黄茧和白卵绿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若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D和d是否也在第2号染色体上。
实验目的:探究D和d是否在第2号染色体上。
方法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资料结合蛙“神经-腓肠肌”标本示意图,将下列验证实验补充完整:
已知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它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会尽快消失,乙酰胆碱酯酶能够催化它的分解。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蛙神经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腓肠肌(二者之间的连接类似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使其收缩,可以用电流表记录肌肉细胞上的电位变化。
实验目的: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上述装置、放电
装置、有机磷杀虫剂溶液、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和现象: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用电极分别同时给予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一次刺激,腓肠肌都收缩一次,电流表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二步:在装置1的(填字母)处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2的相同位置处加。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
第三步实验现象:
装置1:
装置2:
下图甲表示某种蔬菜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B点表示;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降低,B点往(左、右)方向移动。
(2)乙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意义是:。
(3)当温度是40℃时,蔬菜的CO2吸收量相当于甲图的区段,
此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
(4)如果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该种蔬菜,则请你结合相关因素,提出两项使蔬菜增产的方法:。
关于发酵工程,请回答:
(1)发酵工程应用于食品工业,除产生传统的发酵产品外,为解决粮食短缺辟了新的途径,还可产生()
A.啤酒 | B.食品添加剂 | C.维生素 | D.单细胞蛋白 |
(2)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发生变化为主要原因是________。调节和控制培养液中的pH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或在发酵过程中__________。
观察根尖分生区,在统计的600个细胞中,测定每个细胞的DNA含量,统计结果如图。
⑴图示B、C、D中,处于S期的是 ,处于G2和M期的是 ,处于G1 。
⑵若统计的600个细胞中,处于M期细胞的数目是30个,则处于S期的细胞数是 个,处于G2的细胞数是 个。
⑶若该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0小时,则该细胞完成分裂期和间期的时间分别是 小时和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