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①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②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③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量远远小于星球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果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 )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
| B.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小于零 |
| C.只改变小球的电量,从原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
| D.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
有一装置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从阴极K发射出的电子通过第Ⅰ区域,从阳极小孔B射出进入由金属管构成的第Ⅱ区域,离开金属管后进入有一均匀磁场的第Ⅲ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电子在哪个区域内可能发射电磁波( ).
| A.只在第Ⅰ区域 | B.只在第Ⅱ区域 |
| C.只在第Ⅲ区域 | D.只在第Ⅰ、Ⅲ区域 |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待电容器充电结束后,再打开开关S,用绝缘工具使电容器两极板距离稍稍拉开一些,在电容器周围空间( ).
| A.会产生变化的磁场 |
| B.会产生稳定的磁场 |
| C.不会产生磁场 |
| D.会产生振荡的磁场 |
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此粒子的 ( ).
| A.动能不变 |
| B.动能增大 |
| C.动能减小 |
| D.以上情况都可能 |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1×10-6 s到2×10-6 s 内,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长,正确的是 ( ).
| A.充电过程,波长为1 200 m |
| B.充电过程,波长为1 500 m |
| C.放电过程,波长为1 200 m |
| D.放电过程,波长为1 500 m |
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表达式v=λf,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波长越长,传播速度就越大 |
| 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就越小 |
| 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 |
|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