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山训》中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则 |
B.要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
D.要树立因果观念,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
某地发生一起车祸,宝马车主在清醒的情况下连续撞伤12人,撞死1人。事后宝马车主分别给受害人一笔钱,并到处找人活动,后经法院判决:判有期徒刑2年,缓期执行。此事引起广大市民的不满,纷纷上网对此事评议,指责法院审判不公,在强大的舆论监督下,当地法院不得不重新审判。这表明公民通过——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A.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 B.舆论监督制度 |
C.民主评议会制度 | D.网上评议政府 |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城市,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的重要基层民主管理机构是
A.城市居民委员会 | B.物业管理委员会 |
C.街道办事处 | D.业主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通过时,针对法律中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请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这种决策制度属于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 B.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
C.专家咨询制度 | D.社会听证制度 |
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
A.是否直接参加了国家事务管理 |
B.是否直接参加了社会事务管理 |
C.是否积极向国家机关提出建议以及被采纳多少 |
D.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某校高一(3)班学生以“河南省基层群众自治状况”为课题,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践调查收集到大量的材料。对以上研究小组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研究基层群众自治状况是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 |
B.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耽误学习,与学生的责任相矛盾,不宜提倡 |
C.中学生作为决策者,参与政治生活是主人翁意识增强的表现 |
D.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有利于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