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具有高熔点 |
B |
钠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呈红色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碱 |
D |
铁制容器可用于盛装冷的浓硫酸 |
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
下列各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按递增的顺序正确的是
A.Na Mg Al | B.B C N | C. Si P As | D.He Ne Ar |
下列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
A.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B.N原子轨道表示式:![]() |
C.Cr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54s1 |
D.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Ar]3d2 |
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Al2O3
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长期使用硫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A.①④⑦ | B.全有关 | C.②⑤ | D.③⑥ |
已知:为使Fe3+、Fe2+、Zn2+较完全的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的pH应分别为3.7、9.6、4.4左右。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Fe3+、Fe2+,为除去这些离子制得纯净的硫酸锌,应加入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 B.氨水 | C.KMnO4、ZnCO3 | D.H2O2、ZnO |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能得到溶质固体的是
A.AlCl3 | B.KHCO3 | C.Fe2(SO4)3 | D.NH4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