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
B.放养鸭子的数量要与红萍生长量协调平衡 |
C.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
D.水稻和红萍垂直分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B.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 |
C.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D.为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 |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对转基因生物产品进行标注,供消费者自主选择 |
B.为挽救患病的孩子取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或器官 |
C.在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初期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 |
D.全面禁止转基因微生物研究以免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婴儿涉及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 |
B.可用桑椹胚或早期囊胚进行胚胎分割 |
C.胚胎移植前需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
D.早期胚胎培养时不需要加入动物血清 |
图4为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细胞表面蛋白相互识别 |
B.②过程也可以减数分裂方式增殖 |
C.②③过程细胞的核/质比逐渐增大 |
D.②③④过程细胞的基因组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