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号 |
生态系统 |
采收对象 |
现有生物量 |
年增长率/% |
年采收量 |
① |
马尾松林 |
马尾松 |
200 000m3 |
2 |
1 000m3 |
② |
淡水湖泊 |
鲫鱼 |
10 000kg |
34 |
3 600kg |
③ |
山地 |
甘草 |
1 000kg |
20 |
300kg |
④ |
滩涂 |
沙蚕 |
10 000kg |
30 |
500kg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
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C.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可直接影响害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的物种丰富度 |
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B.感受体温变化,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
C.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变化,调节水盐平衡 |
D.血糖调节与下丘脑无关 |
下图表示人体(或植物体)在某种条件变化时体内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条件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A.炎热——甲状腺激素 |
B.口渴——抗利尿激素 |
C.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 |
D.果实开始发育——乙烯 |
刺激是指能为生物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刺激的种类很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 T 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光弯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