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下列对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若甲图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
B.乙图中,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A点大于B点 |
C.丙图曲线表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时的催化特性 |
D.丁图中苹果贮藏室的氧气应调整到A点对应的浓度 |
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A. D点 B. C点 C.A点 D. B点
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人体缺少水分时,肾脏能通过加强水分的重吸收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 |
B.肾脏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钠、钾等离子,参与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
C.肾脏排尿不仅仅是为了排出水分,更重要的是排出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
D.肾脏能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尿液中若有葡萄糖则为糖尿病患者 |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
B.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
D.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
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 |
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
B.若某人因疾病导致毛细淋巴管堵塞,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