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向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趁势。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① |
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基因型 |
引入前,原地 |
引入后5年,本地 |
引入后8年,本地 |
AA |
50% |
54% |
58% |
aa |
20% |
24% |
28% |
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发生了进化
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
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A.图中+RNA有三方面功能
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假定肠道病毒基因+RNA含有1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以病毒基因 +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共800个
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
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
C.酵母菌细胞CO2的产生过程中都有ATP的合成 |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一种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个体大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
B.狗鱼对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种群的早熟基因的频率下降 |
C.虹鳉种群中如果没有新基因的产生,则不会发生进化 |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
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
生长素(mg/L ) |
细胞分裂素(mg/L ) |
分化状况 |
甲 |
2 |
0.02 |
分化形成根 |
乙 |
2 |
0.2 |
不分化 |
丙 |
2 |
0.5 |
分化形成芽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B.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丧失了细胞全能性
C.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