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能够克服生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生物技术可包括有()
①基因工程②细胞工程③发酵工程④细胞融合⑤酶工程
A.①②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花生地里有一种穴居昆虫蝼蛄能严重地破坏花生在土壤中的根系和果实,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采用水旱轮作以治虫。在改种水稻后除了能减少或降低害虫危害外,还能够()
A.提高矿质元素利用率 | B.提高农田能量的传递效率 |
C.促进农田的物质循环 | D.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
蛋白质的肽键是以下列哪一种方式形成的?
A.a一氨基与a-羧基缩合而成 | B.a一氨基与B-羧基缩合而成 |
C.a一氨基与a-羧基缩合而成 | D.a一氨基与B-羧基缩合而成 |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间期较短分裂期较长 |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染色体和DNA的比例是1:2 |
C.初级精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交叉互换 |
D.次级卵母细胞后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 |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植株比乙值株固定CO2的能力强 |
B.0~20min 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
C.0~25min 期间乙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强 |
D.30~45min 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