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只有一种植物,消费者只有一种动物。其中植物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将主要影响植物的存活能力和可食程度,植物存活能力与可食程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植物基因型 |
AA |
Aa |
aa |
植物存活能力 |
强 |
弱 |
极弱 |
植物可食程度 |
高 |
低 |
极低 |
据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若干世代的生活过程中,流入动物的能量全部来自基因型是AA的植物 |
B.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制约植物种群密度的唯一因素 |
C.经过若干世代生活,可导致植物、动物的动态平衡 |
D.植物种群平衡密度不因种群内部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变化 |
用微电极适度提高实验狗的脊髓温度,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适度降低脊髓温度,又会引起寒颤、血管收缩等反应。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脊髓中存在体内温度感受器 |
B.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内分泌细胞 |
C.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效应器 |
D.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三种主要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二氧化碳和氨基酸 |
B.乙中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尿素 |
C.乙和淋巴液的蛋白质浓度比甲高 |
D.甲、乙、淋巴液的成分转化均需跨膜进行 |
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A.1:1 |
B.1:2 |
C.3:1 |
D.3:4 |
下图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DE段
②乙与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③丙细胞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
④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为单倍体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a表示同源段易位,b表示异源段易位②c属于基因突变
③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④a至d中能够遗传的是c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