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处。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________处,冷却的是________处。
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____处位于海洋。
(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_____,丙处实际风向是刮________风。
(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________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净化、增湿 B.增温、增湿 C.减湿、减温 D.净化、增温
读我国某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2)d城市(30°N,118°E)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____________。
(3)a河流的平直河段对____(南、北)岸侵蚀作用强。
(4)某天d城市北京时间18时08分日落,则这一天该地昼长为_____________时和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日(节气)的光照情况,图中ED表示_______线(晨、昏)。
(2)此时A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 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此图所示日期过后半年内,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材料完成各题。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图中虚线范围内各地理要素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以色列以进口低价的粮食及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被称为欧洲人的“果园”“菜篮”。
材料二:地中海局部区域图。
材料三: A城市气候(海拔30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2 |
12.8 |
14.8 |
17.8 |
20.3 |
23.2 |
25.1 |
25.6 |
24.2 |
21.4 |
17.6 |
13.8 |
降水(mm) |
126.9 |
90.1 |
60.6 |
18.0 |
2.3 |
0.0 |
0.0 |
0.0 |
0.4 |
26.3 |
79.3 |
126.4 |
B城市气候(海拔891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0.1 |
1.9 |
6.1 |
11.2 |
15.5 |
19.6 |
22.9 |
22.6 |
18.3 |
12.6 |
7.1 |
2.6 |
降水(mm) |
47.0 |
36.3 |
36.3 |
48.3 |
54.6 |
37.4 |
13.8 |
12.4 |
19.3 |
26.8 |
33.4 |
49.0 |
C.城市气候(海拔64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3.6 |
14.9 |
16.9 |
21.2 |
24.5 |
27.3 |
27.6 |
27.4 |
26.0 |
23.3 |
18.9 |
15.0 |
降水(mm) |
7.0 |
4.0 |
4.0 |
2.0 |
0.0 |
0.0 |
0.0 |
0.0 |
0.0 |
1.0 |
3.0 |
5.0 |
(1)A.B.C三个城市比较起来,降水最少的城市是(字母),原因主要是终年受 (气压带)和 (风带)控制;三个城市比较起来,(字母)城市年温差最大,理由是。
(2)号称欧洲(西欧)人的“果园”“菜篮”的以色列与西欧相比,有哪些优越自的然条件?(6分)
(3)在A.B.C三个城市中,分析B城市及其所在区域夏雨略多的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
(2)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为_________________,形成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