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质灾害图示(图4),回答下列各小题。
图4能够增加滑坡灾害频度的人类活动是( )
A.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 |
B.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 |
C.缓坡上修筑梯田 |
D.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 |
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历时较长,容易预防 |
B.泥石流是平原地区爆发的一种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
C.泥石流并不多见,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
D.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使泥石流明显减少 |
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
A.地势起伏大 | B.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
C.具有丰富的松散物 | D.植被覆盖率较差 |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A.3月 | B.5月 | C.9月 | D.11月 |
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上市较迟 | B.水源丰富 | C.离市场近 | D.病虫害少 |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① 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平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
下列各题。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下图甲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乙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小题。
图甲图乙图甲处的洋流与图乙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 B.形成著名的渔场 |
C.使沿岸自然带呈现非地带性规律 |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
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 0.5 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 12 米、高 4 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据此完成题。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积雪融水 | B.冰川融水 | C.雾气 | D.雨水 |
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A.山地冰雪 | B.海风 | C.下垫面状况 | D.洋流 |
以下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 | B.非洲撒哈拉地区 |
C.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 | D.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