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
|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
| C.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
| D.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虚线位置缓慢上升到实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
| 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
| 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
|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
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 )
|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N |
| 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N |
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N |
D.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N |
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B对A的摩擦力向左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如图所示,水平推力F使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则( )
| A.物体一定受3个力的作用 |
| B.物体可能受3个力的作用 |
| C.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
| D.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
图甲为杂技表演的安全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a、b、c、d……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呈120°向上的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O点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F,则这时O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