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据此,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 B.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下列认识分别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昼夜循环 ③某某同学长得很帅 ④某某同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⑤王明的教条主义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A.①③⑤是感性认识,②④⑥是理性认识 |
| B.①③是感性认识,②④⑤⑥是理性认识 |
| C.①②③是感性认识,④⑤⑥是理性认识 |
| D.③⑤是感性认识,①②④⑥是理性认识 |
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根本目的分别是( )
| A.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
| B.找到事物的原因和改造事物 |
| 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指导实践 |
| D.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 |
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袁伟民分析国家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时说:“我们的很多项目上不去,不是因为实践不够,而是对经验总结不深刻,对对象分析不到位,大量的感性认识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对项目规律的认识总是若明若暗、似是而非,始终无法触及问题的实质,实现不了最后的跨越。”材料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 )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点
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组成部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④二者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 A.①③ |
| B.②④ |
| C.①④ |
| D.②③ |
人类基因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宣布,他们成功破译了老鼠的基因组密码。有意思的是,老鼠这种“低等动物”,竟有99%的基因与自诩“高等动物”的人相同,二者甚至都有“长尾巴的基因”。 上述关于基因研究的成果说明( )
| A.人类最终是能够完全认识整个世界的 |
| B.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
| C.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
| D.认识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
解放军第三医院和西安希莱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大胆地将无线遥感技术和微电极技术结合,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电生理记录、分析及细胞功能定位系统,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病,获得重大突破。难治性精神病治疗的重大突破蕴涵的哲理是( )
|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扩展和加深 |
|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 D.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