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东亚领导人会议中,就如何推进东亚合作一体化进程、提高竞争能力水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与各国交换了意见。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是 ( )
|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
|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
| 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
| 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
“我爸是李刚”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该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 B.价值观决定社会存在 |
| C.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 D.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变化。这表明,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 A.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 B.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
| C.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 D.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
在哲学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③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右图漫画启示我们
①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正视矛盾的特殊性
④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结合起来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
| A.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B.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 C.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 D.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