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2000~2005年人均生活用能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2000~2005年人均生活用能变化 千克标准煤
年份 |
城镇人均生活用能 |
农村人均生活用能 |
农村人均生活商品用能 |
2000 |
215 |
457.69 |
77 |
2001 |
213 |
520.69 |
82 |
2002 |
216 |
579.581 |
87 |
2003 |
237 |
600.21 |
99 |
2004 |
243 |
633.14 |
109 |
2005 |
257 |
653.26 |
122 |
读表,正确的分析是( )
A.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的两倍以上 |
B.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是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的两倍以上 |
C.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大幅增长 |
D.城市居民生活用能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缓慢上升 |
据表中的地理事象,相关正确判读是( )
A.城市生活用能利用效率较高 | B.农村生活商品用能比例较高 |
C.农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城市 | D.农村生活用能以化石燃料为主 |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
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纬度位置 |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 | B.午夜前后 |
C.日出前后 | D.正午前后 |
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 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
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 D.由水库流向林地 |
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极地低气压带 |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 D.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
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
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
B.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2月份 |
C.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
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 |
甲图为乙图中AB间地表温度变化示意图,乙图为我国新疆某盆地地表物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不同类型地表温度的排序正确的是
A.城镇>耕地>水域>裸地 | B.水域>裸地>城镇>耕地 |
C.耕地>水域>城镇>裸地 | D.裸地>城镇>耕地>水域 |
影响该区域地表温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地形差异 ②比热容差异 ③植被覆盖率 ④地表反射率 ⑤天气状况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